窗上還留著防颱所貼的膠布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搬家?

因為大部分的朋友都知道從大學以來我四處遷徙實在已經搬到怕了,也知道原本那和師大夜市只有幾步路距離的住處,光靠著半夜有得吃,隨處可見的咖啡店,以及走到台大也不嫌遠的優越地理位置,就足以讓我對狹小的房間和高昂的房租一再遷就與忍受,怎麼會在沒什麼特殊理由的情況下,很決然地搬走了呢?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問:為什麼不搬?

來過我房間的朋友都有共同的感想,真是蒸籠一個。這個房子的格局很特別,由兩棟四層樓的房子組成一個ㄇ字型,我的房間位於四樓,ㄇ字右邊轉折的內角處。在頂樓的關係所以特別熱,加上房間中兩扇對外窗都面對著ㄇ中間的天井,風進不來,曬熱的空氣就這樣悶在房間中保溫,必須靠著抽風扇才能幫助空氣的對流。不誇張,夏天時一打開門時就像打開鍋蓋般,一股熱氣撲面而來。老房子的窗框特別窄,如果要裝冷氣的話則要大幅更動窗子的裝設,這不是房客自己說了算的。是以,我就在沒有冷氣的情況下,在台北盆地度過了四年的濕熱炎夏,是那種面膜一敷會被汗水如土石流般沖毀的夏天,是在室內必須補充大量開水和運動飲料以免昏厥的夏天,是必須衣不蔽體僅著寸縷才能維持頭腦運作完成論文的夏天。

悶熱的問題打從進駐的第一個夏季就體驗到了,而台北的夏天之熱一年猶勝一年,我不止一次想打包走人,可是總是時機不對,國考,論文,補習,接二連三的事情拖住了處理房事問題的心力。而且住久了,耐熱度早已今非昔比,習慣了以後也就缺乏搬家的動力,甚至會很阿Q地預期,也許,明年不會這麼熱吧?

不過,之所以不搬,有部分不免是一份不捨。住到那裡其實也是個很奇妙的機緣,當時國考在即,原來的房東臨時收回房子,我提了一袋行李回宿舍暫住,也爭取一些找房子的時間。每當在網路上看到地點和價位都符合要求的房子時,就興沖沖地約時間衝去看,幾天內看了近三十間房子。可是,很多都被亂隔間到不成樣,有的雜草叢生,路燈全無,有的陰暗低矮,不見天日,有的鐵門重重,宛若牢籠,有的潮濕髒亂,霉味撲鼻。而且,就連這樣的房子,房東都可以睜眼說瞎話,誇得天花亂墜,彷彿我們眼前的是什麼豪門大院一樣。

就在看了很多爛房子以後,看到網路上有人徵室友。我第一眼就喜歡那間房子,幾乎每個房間都有對外窗,有陽台,灑進室內的陽光好亮好耀眼,掛了窗簾之後,窗簾背後的陽光將簾幕映得近乎透明。有別於其他房子的陰暗,那房子的亮度使整個氣氛顯得乾淨,有正氣。所以,當時我只是意思意思地考慮了一晚,用以證明我還是經過考慮的,就租了下來。

也因此,我對它驚人的熱度盡可能地不抱怨,畢竟,我就是為了那樣的明亮啊,光亮而炎熱,實屬正常,光亮卻涼爽,才是奇蹟。既然選擇了在當時令我感動萬分的明亮,就必須對隨之而來的熱度有多一點的忍受力。每當我熱得快受不了時,一抬眼看到陽光就想起那不用點燈的明朗,搬家,再一次成為似乎永遠不被付諸實行的選項。

為什麼不搬?因為不捨得。那為什麼搬?就是在某個情境下,覺得夠了,不能這樣下去了,有了衝動,剛好又有時間,做起來就容易了。搬家,就是個從認識,熟悉,衝突,最後離開的過程。也是從收拾,打包,清空,又再度開啟,上架,整理的過程。在反覆的進出與開闔之間,留下的唯有記憶。

跟愛情一樣,反覆的起始與終結,留下的唯有會漸漸消逝的記憶。

終於搬家了,毫無眷戀。只是,一直記得那在我轉身時,依舊無比燦爛的陽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ilingpoi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