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陣子看完朱少麟的地底三萬呎,想寫篇文章整理她整個迴文體的結構,以及各章節間的鏡像對映。一邊寫著一邊上網瀏覽其他讀者的品評,那還真是百家爭鳴,說白一點,真的是什麼鬼都有。對我這種不太上討論版討論故事安排的人而言,看到網友們可以就一個小點討論出一個大千世界,這種盛況真叫我眼界大開。
很多人說文章寫出去後自有其生命,人人各有其解讀與闡述的方式。我同意。且往往越是經典的作品,越是耐人尋味,讓讀者發展出各種觀點,從一句話衍伸出各種象徵的意義。所以課題大者有紅學,有張愛玲學,有李商隱的詩論,武俠界的金學等等,課題小者如探討小說將軍碑中將軍為何要撞碑(相信這是許多人大一共同必修國文的必考題),臥虎藏龍中玉嬌龍為何要跳崖(相信這是許多人出電影院的第一句話),或者小王子中小王子的死亡是哪一種意義的死亡。
有很多文評家對這些作品發表精闢的見解,我常常讀著讀著,對這些人的博學與深度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們對於一個作品從主軸的走向,結構的拆解,以及價值的底蘊都能做出系統性的歸納分析,若非”台下十年工”,還真的撐不了台上十分鐘。雖然有時後我難免懷疑原作者真有這個意思嗎,原作者真的將每個角色物品場景與種種細微的情節轉折都賦予那麼多的意義嗎?例如電影臥虎藏龍,有影評評述青冥劍具有陽具意象,幾個女性角色對青冥劍的爭奪則有陽具崇拜的意義(大約是如此吧,有點兒忘了),文章寫得很精彩,搞不好連原作都忍不住擊掌大讚:你說的好啊,我都沒想到耶~
不管原作本意如何,好作品就是這樣,可以發人深省,引起對某個議題的各式討論。可有時引伸和附會卻只有一線之隔,是否可以透過什麼理論或象徵去解釋作品中的安排,又能解釋到什麼程度,對讀書人而言是個莫大的挑戰。如果執著於作品中的象徵意義,有時後候反而讓人覺得原作品成為某個理論下的印證,而傷害了作品的獨立性和藝術價值。就像朱少麟的地底三萬呎,當我開始去分析他的寫作策略和象徵意義時,卻一直拿捏不定我這是合理的衍伸呢?或者流於為了完成一貫的系統分析而成的刻意附會呢?那個界線應該設在哪裡?又與哪些作品的比較分析才是合理適當的?
不過我也覺得,即使對作者而言,有時太執著於象徵卻也不是好事,過於刻意不說,讀者讀書的結果也可能失之見樹不見林,抓著書本一字一句鑽研背後的寓意,還得有請作者自行導讀,實在有點讀寫交相賊的味道。畢竟寫小說並非寫春秋,沒必要寫到"一字之褒榮於華袞,一字之貶嚴於斧鉞",讀小說也無須讀到必須冒著過度詮釋的的風險去深究其微言大義的程度。這大概也是我不喜歡電影"英雄"的原因,除了受不了劇本中大一統的意識型態之外,也覺得電影斧鑿痕跡過於明顯。在未上映時導演已經明說這部片有強烈的色彩象徵,顏色的營造分為紅藍白綠黑,分別代表熱情理想等等。看完電影我忍不住大讚景色之佳,雕琢之工,畫面之美,尤其是男主角之帥氣,可惜色彩玩盡之後,卻也沒別的話可說的了。
另外,好作品的另一個特質就是引人共鳴,讓人覺得這話深入我心,簡直就是在寫我嘛~這也可看出其實在不同的時空不同的人之中,仍有許多相同的問題和困境,相似的際遇與情感,讓人覺得自己霍地躍升為閃閃發亮的主角。不過,有時後處境太相似又變成了影射,我個人極反對惡意影射別人的文章,你有什麼批評就大大方方的講出來吧,可以指桑罵槐,可以明褒暗貶,可以冷嘲熱諷,就是不要用這種曖昧隱晦的影射方式,讓別人想為自己辯駁兩句都搞得像在搶著對號入座,這不啻剝奪了對方的抗辯權。不過如果作家描述的只是一種現象,而且無可避免的需要一些人來當參考值,像是白色巨塔之類的寫實作品,那麼那些被罵到的人最好是低調一點,就把主角留給那個虛構的主人翁吧~
也因為作品為超脫作者之外的獨立個體,褒貶不一實屬正常,甚至讀者的誤讀也在所難免,不然怎麼會有人大一國文申論題密密麻麻的字寫了滿紙還是不及格呢?或者好不容易讀完官場現形錄做出一個”錢果然重要”的怪結論?其實當作者真的很累,寫完作品不說,還得面對關於作品的任何批評,並且試著對別人誤讀的部分一笑置之。相反的,當讀者也很累,啃完一本書不說,還得試著正確地理解作品的內容,思考作品的意義,並且不要太輕易地做出類比與推論。
到目前為止,我還無法當一個成功的讀者,對一本好作品形式面與實質面的解釋,往往讓我推敲再三仍無定論。同樣的,我也還無法當一個成功的作者,我無力全然避免文字可能帶來的誤解,也無法對別人的誤讀完全無動於衷。不管是學術方法的評述,學術鬥爭的經歷,情感生活的體悟,有時仍不免冒犯一些人,儘管我所提到的事情和他們風馬牛不相及。身為作者的我除了瞠目結舌,瞬間呆若木雞之外,真的很想仰天長嘯:這篇文章前看後看,左看右看,正看倒看,都看不出來這、到、底、關、你、什、麼、事、啊?
透過讀者就文章所做的評論,大致可以推測對方戴著怎樣的有色眼鏡。可能你心虛,否則怎麼會不打自招?可能你狹隘,否則怎會以為我耿耿於懷?可能你自戀,誤以為我筆下的主角非你莫屬;可能你自卑,我就事論事你才會覺得備受侮辱。不過,現在的我在發現被誤讀之時雖然仍不免錯愕與無奈,但也不太再就個別事件做出辯解了,當誤解形成後辯解只是喃喃自語而已。我甚至也不猜測對方的想法,你已經誤讀了我,我不想冒著誤讀的可能去讀你。
如果寫作只是創造誤解,那不如不寫;如果閱讀只是帶來紛爭,那不如不讀。
我常思索著我想扮演一個怎樣的作者。我溫柔,可是我也尖刻;我冷靜,可是我還是會抓狂;我客觀,可是我絕對有立場。我批評,我懷舊,我論證,我無病呻吟,我多愁善感,我憤世嫉俗,我道聽途說,我胡說八道….
我可能是個失敗的作者。不過我何其有幸,擁有一些聰明博學且善體人意的讀者呢。
很多人說文章寫出去後自有其生命,人人各有其解讀與闡述的方式。我同意。且往往越是經典的作品,越是耐人尋味,讓讀者發展出各種觀點,從一句話衍伸出各種象徵的意義。所以課題大者有紅學,有張愛玲學,有李商隱的詩論,武俠界的金學等等,課題小者如探討小說將軍碑中將軍為何要撞碑(相信這是許多人大一共同必修國文的必考題),臥虎藏龍中玉嬌龍為何要跳崖(相信這是許多人出電影院的第一句話),或者小王子中小王子的死亡是哪一種意義的死亡。
有很多文評家對這些作品發表精闢的見解,我常常讀著讀著,對這些人的博學與深度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們對於一個作品從主軸的走向,結構的拆解,以及價值的底蘊都能做出系統性的歸納分析,若非”台下十年工”,還真的撐不了台上十分鐘。雖然有時後我難免懷疑原作者真有這個意思嗎,原作者真的將每個角色物品場景與種種細微的情節轉折都賦予那麼多的意義嗎?例如電影臥虎藏龍,有影評評述青冥劍具有陽具意象,幾個女性角色對青冥劍的爭奪則有陽具崇拜的意義(大約是如此吧,有點兒忘了),文章寫得很精彩,搞不好連原作都忍不住擊掌大讚:你說的好啊,我都沒想到耶~
不管原作本意如何,好作品就是這樣,可以發人深省,引起對某個議題的各式討論。可有時引伸和附會卻只有一線之隔,是否可以透過什麼理論或象徵去解釋作品中的安排,又能解釋到什麼程度,對讀書人而言是個莫大的挑戰。如果執著於作品中的象徵意義,有時後候反而讓人覺得原作品成為某個理論下的印證,而傷害了作品的獨立性和藝術價值。就像朱少麟的地底三萬呎,當我開始去分析他的寫作策略和象徵意義時,卻一直拿捏不定我這是合理的衍伸呢?或者流於為了完成一貫的系統分析而成的刻意附會呢?那個界線應該設在哪裡?又與哪些作品的比較分析才是合理適當的?
不過我也覺得,即使對作者而言,有時太執著於象徵卻也不是好事,過於刻意不說,讀者讀書的結果也可能失之見樹不見林,抓著書本一字一句鑽研背後的寓意,還得有請作者自行導讀,實在有點讀寫交相賊的味道。畢竟寫小說並非寫春秋,沒必要寫到"一字之褒榮於華袞,一字之貶嚴於斧鉞",讀小說也無須讀到必須冒著過度詮釋的的風險去深究其微言大義的程度。這大概也是我不喜歡電影"英雄"的原因,除了受不了劇本中大一統的意識型態之外,也覺得電影斧鑿痕跡過於明顯。在未上映時導演已經明說這部片有強烈的色彩象徵,顏色的營造分為紅藍白綠黑,分別代表熱情理想等等。看完電影我忍不住大讚景色之佳,雕琢之工,畫面之美,尤其是男主角之帥氣,可惜色彩玩盡之後,卻也沒別的話可說的了。
另外,好作品的另一個特質就是引人共鳴,讓人覺得這話深入我心,簡直就是在寫我嘛~這也可看出其實在不同的時空不同的人之中,仍有許多相同的問題和困境,相似的際遇與情感,讓人覺得自己霍地躍升為閃閃發亮的主角。不過,有時後處境太相似又變成了影射,我個人極反對惡意影射別人的文章,你有什麼批評就大大方方的講出來吧,可以指桑罵槐,可以明褒暗貶,可以冷嘲熱諷,就是不要用這種曖昧隱晦的影射方式,讓別人想為自己辯駁兩句都搞得像在搶著對號入座,這不啻剝奪了對方的抗辯權。不過如果作家描述的只是一種現象,而且無可避免的需要一些人來當參考值,像是白色巨塔之類的寫實作品,那麼那些被罵到的人最好是低調一點,就把主角留給那個虛構的主人翁吧~
也因為作品為超脫作者之外的獨立個體,褒貶不一實屬正常,甚至讀者的誤讀也在所難免,不然怎麼會有人大一國文申論題密密麻麻的字寫了滿紙還是不及格呢?或者好不容易讀完官場現形錄做出一個”錢果然重要”的怪結論?其實當作者真的很累,寫完作品不說,還得面對關於作品的任何批評,並且試著對別人誤讀的部分一笑置之。相反的,當讀者也很累,啃完一本書不說,還得試著正確地理解作品的內容,思考作品的意義,並且不要太輕易地做出類比與推論。
到目前為止,我還無法當一個成功的讀者,對一本好作品形式面與實質面的解釋,往往讓我推敲再三仍無定論。同樣的,我也還無法當一個成功的作者,我無力全然避免文字可能帶來的誤解,也無法對別人的誤讀完全無動於衷。不管是學術方法的評述,學術鬥爭的經歷,情感生活的體悟,有時仍不免冒犯一些人,儘管我所提到的事情和他們風馬牛不相及。身為作者的我除了瞠目結舌,瞬間呆若木雞之外,真的很想仰天長嘯:這篇文章前看後看,左看右看,正看倒看,都看不出來這、到、底、關、你、什、麼、事、啊?
透過讀者就文章所做的評論,大致可以推測對方戴著怎樣的有色眼鏡。可能你心虛,否則怎麼會不打自招?可能你狹隘,否則怎會以為我耿耿於懷?可能你自戀,誤以為我筆下的主角非你莫屬;可能你自卑,我就事論事你才會覺得備受侮辱。不過,現在的我在發現被誤讀之時雖然仍不免錯愕與無奈,但也不太再就個別事件做出辯解了,當誤解形成後辯解只是喃喃自語而已。我甚至也不猜測對方的想法,你已經誤讀了我,我不想冒著誤讀的可能去讀你。
如果寫作只是創造誤解,那不如不寫;如果閱讀只是帶來紛爭,那不如不讀。
我常思索著我想扮演一個怎樣的作者。我溫柔,可是我也尖刻;我冷靜,可是我還是會抓狂;我客觀,可是我絕對有立場。我批評,我懷舊,我論證,我無病呻吟,我多愁善感,我憤世嫉俗,我道聽途說,我胡說八道….
我可能是個失敗的作者。不過我何其有幸,擁有一些聰明博學且善體人意的讀者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