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那些一直執著反覆地在考同一個考試的人而言,最大的感受應該就是『困』。花很長的時間,花很多的心血,忍受很爛的工作很少的薪水,或者辭掉工作靠存款過活,忍受沒有朋友,沒有假期,沒有娛樂,甚至沒有晨昏的日子,窩在同一個角落,日復一日地讀著類似的書,做著類似的習題,吃著一成不變的食物,經常還伴隨著營養失調,近視加深,身材走樣,心情鬱悶,困在一種沒錢沒閒的貧乏中,困在一個既難以向前又無法後退的階段裡,困在奮發振作與頹靡倦怠的交錯發作之間,動彈不得。



困了太久,就變成睏,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致。休息的時候,經常打開電視從一轉到一百,等頻道自動跳回了一,再度由一轉到一百。看著電視裡的紅綠大戰,想說今天就算台灣政變了,亡國了,戰爭了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理所當然地放棄考試準備逃難去。看到那些成天教人把自己變漂亮的節目,想著投資外貌也許比投資腦袋來得有收穫,路在最初的時候就走錯了;看到海闊天空的旅遊節目,懷疑今生今世自己是否有機會走出這種困頓膠著,去看大千世界的美麗風光。也經常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不想起床面對新的一天,很想躺到事情能自動圓滿解決,不然躺到自己發出芽來也好。

困了太久,也變成了『囚』。本來也許只是生活被困住,漸漸的開始自動坐起考試監,不敢回家過年,不想參加同學的聚會,不想接家人朋友的電話,不敢享受一下生活,不敢隨便花錢,最怕別人問你在幹嘛,更怕別人問你為什麼要幹嘛,又為什麼不幹嘛。你開始事先準備官方答案應付不時之需,可以的話,別人邀約永遠說沒空,別人關心總是回答我很好。

這種人生,其實我是很了解的。

快兩年的日子,除了簡單的學校工作外,唯一的目標就是申請學校,出國唸書。還算順利地考完了托福,進入準備GMAT的階段。為了AT,除了補習之外,另外組成了一個小小的五人讀書會,因為我是裡面學業成績最好的一個,為大家解題很自然地成為我的工作,解得熟了,又解到補習班的網路討論區以及其他AT網站,不知不覺開始被叫做大大。第一次考試就比其他已考過一兩次的成員多了一百多分,在我們這個感情甚篤的讀書會中,大家總是為我歡欣喝采,羨慕我無須面對那種屢敗屢戰的辛酸。

可是,如果真是這樣,那怎麼會大家都紛紛負笈遠征了,我卻還在這裡呢?

因為我同樣也是被困住的一個。困在前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十五的成績分配中,怎麼樣就是上不去,多花個八千塊,多準備了兩個月,多做個幾千題,結果是多了那十幾二十分。就和其他人一樣,在題目做完螢幕出現成績的那一刻起,得一路吸著鼻子忍著眼淚回家。

考了幾次我終於發現,因為這是一個太不適合我的測驗,以致於變成一個我過不了的關卡。AT到了某個程度之後比的就是速度,當題目的難度不斷提升,答題速度卻不能隨之變慢,否則要不級數下降,要不時間不足。而我,不管對那些題型有多嫻熟,不管臨場多麼冷靜與清醒,我仍然是一個閱讀慢,思考慢,動作慢的傢伙,就是沒辦法只花一分鐘解一道數學,因為光把圖畫好就用了三十秒;也沒辦法只花五分鐘就看完且分析一篇文章的結構與內容,就算那是中文也一樣。雖然透過不斷練習的確有效提升速度,可是終究有其極限,沒有辦法好到可和那些頂尖的表現並駕齊驅。凡是講究速度的測驗對我而言就是一種「硬碰硬」,拿自己最不擅長的特質去滿足別人最要求的能力。因此,雖然大家對我始終不能突破前百分之十深感不可思議,我自己卻不那麼意外,只可惜,能認知到這件事情並不會使人比較易於接受這個結果,我也只能自我安慰說,能誠實面對自己畢竟是件好事。

不過很現實的,一流的學校一年只收二到四個學生,還不見得年年招生,考試成績勢必會影響能做的選擇,也使人勢必得面對一再被拒絕的高風險。這種現實讓人深刻地體認到,所謂的困,不只是生活的困頓,進退兩難的困境,更恐怖的是那種徬徨猶疑,遲遲做不了選擇,覺得每走一步都會後悔,每放棄一個都會心痛的困窘。不知道堅持不懈究竟有沒有意義,不知道是否該繼續虛耗人生,把自己人生的種種可能性都砸在那個考試上頭。一次的失敗,究竟是看到柳暗花明前那個山窮水盡的錯覺,或是一個停損點,叫你在損失更多前趁早收手?到底在什麼條件下該做什麼選擇才叫聰明?

那天和讀書會朋友見面,一個也受困於此的女生。為了留學夢,她辭掉高薪工作,甚至抵押了一棟房子,卻因為英文底子不夠好而走得備極艱辛。我常常看她因為從中壢通車到台北補習而飛奔趕車,問我問題時總是很靦腆謙卑,怕問題太簡單浪費我的時間,因為家裡反對每天出門還得假裝去上班的樣子,並照常拿錢回家,後來才知道竟然還從高薪轉變為負債階級,卻卡在一個進步非常有限的考試走不了。有時我很想叫她算了,可是面對一個甘願承受那麼多損失,也已經投入了那麼多成本的人,又怎麼開得了口呢?相對於我的掙扎,對方反而展現出驚人的樂觀,簡直像一本活體勵志書每天對自己做精神喊話。她安慰我:至少妳沒抵押掉一棟房子。我說:我還沒有一棟房子可以抵咧。最後揮別時,她抱住我的肩頭哭了,我們就在熱鬧街頭旁若無人地相擁而泣,互相期許無論最終做了什麼選擇,都要脫困而出,揚長而去。

道別之時我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聽過五月天的一首歌『闖』:

我 爛命一條 走在路上 影子在地上 像 我的慌張 黏在腳下 抓著我不放
我不懂 我不是這樣 我不該這樣 額頭流下的汗 又流進眼眶

為什麼 要給我 一顆跳動的心臟 卻忘了 給我飛翔的翅膀
每天我活在這多無聊的地方 多麼想要流浪

為什麼 要給我 一顆跳動的心臟 又把我丟在這寂寞戰場
這世界有多大我就有多徬徨 有沒有一點希望讓我去闖

把 我的靈魂 裝進紙箱 寄送到天堂 那雲端的光 會不會是 希望的形狀
每一天 來了又走了 匆忙的太陽 感覺自己蒸發 慢慢從這個世界上
有沒有一點希望讓我去闖 天涯海角讓我去闖


就去闖吧。我不會,再為失敗而流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ilingpoi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