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雖然研究所唸了管理,我卻是個不太管理自己帳戶的人。一方面是沒什麼好管的,在管院當學生的時候,隨便算個什麼都是以million甚至billion為單位,看看自己的戶頭,若以千為單位,餘額最多的時候逗點左邊也不過百位數,算這種零頭實在無聊得要命。另一方面,研究所時期助教助理家教等多方面的辛勤工作,讓我在完全不過問戶頭餘額的懶散情況下,日子也算過得頗為舒適,加上平日除了旅行之外也沒什麼了不得的開支,也因此雖然有個模糊的概算確信自己收支大致平衡,我始終不知道自己確切的"身價"究竟多少。

直到今天我的財產管理人也就是我媽心血來潮地幫我刷了簿子,急匆匆地打電話給我想確認我的開銷,因為帳戶餘額創了我大學以來的新低點。對於這種狀況我並不覺得意外,因為半年來整個申請過程中林林總總的花費實在多,我只能找出刷卡單確認幾筆比較大項的支出,而其他雜費已經沒辦法一一列舉。不過,這個計算的過程再一次地驗證出國唸書根本就是在燒錢,我就算一下給大家參考吧。

首先是補習費。以美加為例,托福十五週約為一萬五,GMAT十五週約為兩萬,GRE的價位跟AT差不多。在托福無須補習的狀況下,除了法律系學生之外,其他學生至少都要花兩萬元準備AT或RE此研究所入學考。以我為例,補習費加上offical guide等書籍和模擬測驗的費用大約三萬五。

其次就是考試了,托福CBT測驗一次140元美金,AT一次250元美金。AT要考到名校所要求的730分通常需要兩到三次的努力,因而總測驗費的部分保守估計個800元美金好了。另外,每次考試托福能免費寄發成績給四所學校,AT則是五所,因而必定得申請加發成績給其他學校,托福是一所學校17塊美金,加收12元手續費(只服務六所學校,超過再加收),AT一所學校則為28美金。假設申請十所學校,加發成績單共需花費美金254元。

考試搞定之後開始學校申請程序。每所學校的申請費價差很大,我所申請的學校中收費最低的是55美金,最高的是135美金。不過聽說史丹佛大學的LLM申請費高達175美金,真是直接用搶的比較快。假設申請十所學校,每所以最一般的80元為計算的話,至少也需要800元美金。

到這個階段為止剩下的都是小錢了。申請學校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人對於台幣計價的支出花得完全沒有一點感覺。除了提供線上申請的學校外,大部分的學校還是採取郵寄的申請方式,若是寄UPS快遞到美國印象中約為台幣500元,十所就是5000元。每個學校通常會要求大學部和研究所的成績單,加上名次證明書,或者進一步提供成績優良證明,一個學校需要的文件申請成本約為台幣100塊。有些學校會要求各兩份,再加上申請學校動不動就說漏了什麼文件(明明就是他們自己搞丟的),文件多申請個幾份比較保險,申請十所學校就估個1500吧。其他尚有如文件修改服務費,裝訂費,以及用掉上百張紙與上百個信封,差不多兩千元左右。

好,在結果都還沒揭曉之前,我們就投資了多少錢呢?以1:32的匯率來算,總共是台幣十萬兩千八百元。如果你申請超過十所學校,或者考了更多次的考試,花費只可能更多。不過,念法律的話呢,AT的部分可省下近四萬塊的補習與測驗費,可聽說LLM的申請費比我申請的博士班要高,當然學費也更高囉,畢竟,不從大律師們的口袋裡狂撈,難道要從我們這種窮學生身上榨嗎?

不過,上述的花費都只是投資,世上的投資可沒保你穩賺不賠的。捧一堆錢送到人家面前,人家還對你挑三揀四的咧,申請十所學校皆被拒絕並非多奇怪的事,所謂沈沒成本就是這樣,那一堆錢就真的是沈到不知道哪裡去了。好不容易被揀中了也不用高興得太早,博士班一年的學費約在美金三萬五到四萬之間,當然不包括書籍費,住宿費及其他生活費。如果沒有獎學金,公費,存款,或者最好的一種--有錢的爹娘,那就得兼任TA或RA的工作,或者最糟的一種--貸款。以前我都覺得回國的時候應該是孑然一身兩袖清風,現在呢,我想回國時大概還有一屁股債吧,糟永遠可以更糟啊,哈哈~

這也不禁讓我想起國哥所說的,他就像一隻勤奮的糞金龜,幾年來這邊堆堆,那邊堆堆,非常努力地堆起一坨糞,可要出國唸個一年,這堆糞馬上就化為烏有了~~最後,國哥還鼓勵我說:eats,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堆出一坨大糞的!!

本來還興致高昂地看著各百貨公司出的母親節敗家手冊,在算完這些花費之後馬上被我丟到回收箱內了。哎呀,就在我第一次感受到經濟壓力的歷史性的今天,我真的好想從哪裡挖坨大糞來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ilingpoint 的頭像
    boilingpoint

    boilingpoint

    boilingpoi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