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博雅。這世上沒有比溫柔話語更有效的咒了。如果對方是女人,應該更有效….
安倍晴明。陰陽師
陰陽師是作家夢枕獏以日本平安時代為背景所寫的一系列的短篇故事,以具希世之才且恬淡飄逸的陰陽師安倍晴明為主角,和他的好朋友源博雅一起解決諸多糾纏於人鬼妖魔間的奇妙事件。雖然各個故事為獨立事件,但仍有某些主題貫串其中,其一則為咒的本質。
就我的理解,所謂咒,就是一種束縛的力量,包括名、形、意,無一不是束縛。而此束縛之強度,除了受施咒者的力量所影響,更是取決於被縛者的意志,更精確的說,被縛者對咒的接受是該咒之所以生效的要件之一。
我無意繼續討論這系列的書(我個人覺得故事很有趣,文筆有日本傳統文學的清淡雅致,推薦給喜歡神怪小說或寓言故事的朋友),不過,剛好有件事讓我對所謂的咒頗有感觸。
話說我有一對情侶檔的朋友,姑且稱之為A男和B女吧。A前陣子出國唸書,B則留在台灣繼續工作。拜科技發達所賜,兩人每天都能透過網路聊天,掌握彼此最新動態。但是B卻顯得非常落寞。那鬱鬱寡歡的神情,讓人很難想像一個向來很怕被束縛的傢伙,會因為男友不在身邊而大受打擊。
可是,不都有聯絡嗎?而且剛到國外既要認識環境,安頓生活,還得結交朋友,準備課業,想必非常忙碌,加上在國外唸書可不比在台灣那麼容易裝死,英文又沒好到可以信口胡扯,學業壓力不言可喻。當人的時間精神備受剝削,相處的品質會受影響也是情有可原。
我知道,B說。我相信他不會見異思遷,也理解他有種種難處,可是仍然感到深深的寂寞。因為在A即將離開之際兩人都過於忙碌,即使有機會共處,若非趕赴餞行聚會,就是忙著採買打包,少有可以清靜的,親近的,單獨相處且不受打擾的時間。到了國外之後,A有新的生活與人群等著探索,雖然會將他的新鮮體驗與B分享,卻只是讓B覺得兩人之間的距離非常遙遠,自己在對方的新生活中似乎可有可無,覺得自己隨時可能被丟棄,被取代。
思念是種極度磨人的心情。可是,思念其實也是很容易被滿足的心情,一方的思念,往往在被接收與回應之後,隨著思念而來的寂寞就會減緩許多。對B而言,她想聽的多半只是對方問她一句好不好,累不累,一個人過日子會不會不習慣,想聽對方的想念,想聽對方說多麼希望你在我身邊,想由此確認,即使距離很遠,瑣事很多,壓力很大,即使各有各的方向,對彼此的關心仍絲毫未減。
忍耐了一個月,就在終於發現這種寂寞無法自行排遣之後,B寫了一封信給A表達備受冷落的心情。老實說,對於B的做法,我可是為她捏了一把冷汗哪,甚至已經想了各種對方可能的回應,諸如,『你不要無理取鬧,我不是每天都打電話給妳嗎?都花那麼多時間講電話了你還要怎樣?你知不知道我每天有幾百頁英文要唸?好好,我們來講話啊,到時候資格考不過就回台灣嘛,這就是你想要的結果嗎?』,或者『你不要胡思亂想,你要對我們的感情有信心。如果連一個月都受不了,念個博士四五年你說怎麼辦?就算回台灣我一樣要工作,不可能總是隨侍在側,你不能接受的話,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分手啦~』、『我沒說想你並不代表我不想,難道什麼事都得說出口才算數?為什麼你就是不能瞭解呢?沒有說又不代表它不存在!』還有更乾脆的說法:『你能不能自己找點事做?!』
以上的說法都相當常見,而且也不是沒有幾番道理,不過,我個人是相當懷疑這些話對於解決這個困境究竟有多少用處,幾乎已經預見了一場爭吵,甚至更嚴重的,一段感情的毀棄。而B在如坐針氈了一整天後,收到了一封用英文書寫的簡短回信。開頭就是一句I’m so sorry。哼,來美國人這招,隨時都有個but大轉彎吧,我想。可是沒有。信的內容大至在說,很抱歉讓妳感到寂寞,我很希望我們能生活在一起,我也會為此而努力。這是一封純然的表明心跡的信,沒有辯駁,更沒有指責。
什麼是溫柔呢?就是能體貼別人心意,能為對方設想吧。溫言軟語,甜言蜜語,是一種溫柔。一個關懷的眼神,溫暖的擁抱,是一種溫柔。願意默默地等待,持續地付出,也是一種溫柔。而最難得的是,即使在衝突之中,還能體察別人的感受,能夠不急著防禦或攻擊,而去溝通與妥協。這樣一句對不起,真的非常溫柔,也非常浪漫。
而我們的B小姐,簡直就像吃了什麼抗憂鬱的特效藥,瞬間恢復那種自己愛工作就罷了,還會催對方趕快去唸書的本性。前後對映,真不知道是當時落寞的她被下了咒?抑或現在安定的她才是被下了咒呢?
我想,思念是咒,寂寞是咒,而這樣的溫柔,一方面為分離的落寞解了咒,但另一方面,似乎同時又下了一個咒,讓人依戀這溫柔,渴求這溫柔,願意為這份溫柔忍受更多的思念與寂寞。
溫柔真是有效又危險啊,當你接受了咒,你就是心甘情願被綁住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