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家老姐準備回台北工作,換工作就已經夠麻煩了,更煩的是要找房子。她人在宜蘭,加上只有辦公室能上網,實在讓人很難想像房子會在短短半個月中憑空冒出來。搞得我這個急性子又老是為她窮緊張的妹妹又被迫扮演老媽的角色,花了整個晚上上網查資料,打電話,約時間,還得陪著她四處奔波看房子。

我真的好討厭找房子啊~在台北幾年我老是在搬家,說起來我運氣也真背,每次換了個小窩其實也想長治久安,卻總遇到房東要賣房子啦,收回自用啦,讓我不得不在百忙之中還得另覓新居。細數這幾年的遷徙路線,大一時住在研二五樓,大二搬到法學院女四一樓,結果宿舍的夏天實在太熱太熱了,期末考時窩在寢室唸書竟然念到中暑,病了好幾天,我媽看不下去乾脆幫我在外頭租了房子。大三大四兩年我和姊姊兩人住在溫州街,大五搬到瑞安街,才住一年房東女兒回國,當時再過三個月就是律師高考,事出突然我收了一箱衣服兩箱書搬到女四和盈如與小雯子同住,並找到現在師大附近的住處。

搬了那麼多次,我和小雯子有一樣的心得:找房子真是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光是上網搜尋時間就無聲無息地流逝,抄下資訊後一一打電話聯絡,常被告知已出租,要不就只限男生,只限學生,限簽兩年長約...,讓人忍不住哀怨"你幹嘛不早說?!"浪費彼此的時間金錢和精神,最討厭的是那種期待落空的失望。而且,在電話中最好什麼都先問清楚,譬如一層多少人住?我遇過一層住八個人的房子,雖然有三套衛浴,但那種一屋子人的壓力已經先於一切讓我打退堂鼓。另外,房子內部的實坪為何?房子是木板隔間或水泥隔間?房子是頂樓加蓋嗎?(通常很熱,電費驚人)跟房東同住嗎?(牽涉到房東可容忍的夜歸時間)是否男女混居?室友是否是情侶?(我遇過一吵架就揚言要燒房子的鄰居~)提供哪些家具?室友是否養寵物......問題真的很多,尤其大部分的網路資訊不夠清楚,如果不在電話中先掌握資訊做初步篩選,看完房子一定慘遭打擊,油然而生天大地大竟無容身之處的千古悲嘆。幾次經驗下來,我打電話效率無比,而且因為常遇到沒事愛聊天的房東媽媽,所以最好採取婉轉的訊問方式,千萬不能讓房東媽媽自由陳述,否則你可能了解了歷年來的房客八卦後還搞不清楚房子的確切地址。

打完電話後大概剩下十間左右,我習慣在安排在兩天內分區看完。因為排得很密集,看完一定要做紀錄,簡單畫下房子的格局,寫下房子的特色和優缺點,考慮個半天看是要定下來,或者都不滿意必須重新找起。雖然知道看房子儘可能避免單獨去,可有時時間緊迫由不得自己,還是得一個人硬著頭皮上場。有次約了個位於廈門街的房子,雖然是白天,可路越走越繞,越深入越是杳無人煙,最後停在一雜草叢生的巷口,我滿腦子都是鬼水怪譚啦,陰森林啦,還有鬼屋的片段,緊張地打電話找個藉口取消約會,幾乎是落荒而逃。也有走著走著發現進入整區吵雜的小吃攤,或者整條巷子只有一盞昏黃的小路燈,像今天去永和看房子,附近還有烏七媽黑看起來很恐怖的理容院和按摩院,我越走越快,心裡覺得很不妙,雖然看了以後那房子還不錯,但其實還沒進屋之前那兒已經被我淘汰了。

孟母三遷,自己開始找房子後真覺得有其必要。我找房子的要件當然是安全第一,最好是住宅區,住戶單純,街道明亮,逃生容易,不會淹水。其次就是交通方便,生活機能中上,最後是我自己的偏好,包括要有對外窗,安靜,不要有太多的大型家具。從溫州街,瑞安街,到現在羅斯福路上,我很幸運最終都能住在鬧中取靜的台大周邊,雖然得忍受房間小一點,房租貴一點,各種生活享受少一點,但是,能在煩躁時走進台大校園中散散步,感覺校園中青春且單純的氣息,以及熟悉的草木與書香,總讓我覺得自己沒有背離年輕時的理想,還是可以過著吃麵包配白開水,騎單車看二輪電影,狂讀書以文字充飢的日子。

這幾年我看過的房子少說也有三十間,其中許多都是小小舊舊暗暗髒髒,實在慘不忍睹,只是因為台北窮學生多不怕沒人住。有時走在路上真是羨慕那些有錢人的住處,推開窗就是湖光山色,或者從大片的落地窗所透出的溫暖燈光可想像屋內的潔淨敞亮。我常常一邊走著一邊想像,遲早有一天,我要幫自己建構起一個溫馨舒適的小窩,它可以不用依山傍水,不必佔地廣闊或富麗堂皇,可是有張舒服的沙發,有美麗的燈影,典雅的木頭書櫃,乾淨的廚房,有個小小的陽台,讓我能迎著風,俯瞰著城市的綠意,而繁華,不在我的眼底。

那個時候的我,也會和現在,以及從前的我一樣,書架上放滿各式各樣的咖啡和茶葉,楊掌櫃的小小茶舖,歡迎大家光臨,小妹我奉茶以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ilingpoint 的頭像
    boilingpoint

    boilingpoint

    boilingpoi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